行业资讯


媒体焦点

国外关店国内停业 马云亲自安利的“无人餐饮”也非战无不胜

这几天,上海的无人面馆成了网红。
 
说是面馆,其实更像是一个巨大的自动售货机兼智能微波炉,食客们可以从酸汤肥牛面和豚骨面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,然后静等一分钟,便能拿到热腾腾的食物。无人面馆之所以火,并不是因为味道惊艳,而是因为拥有着时下火爆的“无人化”概念——除了往机器里补充碗装面条,全程用不到工作人员出面。
 
自从半个月多前,马云在云栖大会上亲自安利了一把无人餐厅,人们早就迫不及待尝试一下,虽然这座小面馆并非马云同款,但是却可以对吸引了马云的科技领略一二,人们自然趋之若鹜。
 
然而,如果仅仅是这样,无人面馆纵然有话题性,却也难以在问世一周后还能登上微博热搜Top10。无人面馆之所以至今热度不减,是因为,它突然被上海市场监管局叫停了。
 
国外关店国内停业 马云亲自安利的“无人餐饮”也非战无不胜
 

无人餐饮相差的,恐怕不只是执照
 
无人面馆停业的理由很简单,因为超出了许可允许的经营范围内,涉嫌超范围经营,需要等到补齐相关许可证后,才可再度使用。
 
就在网友们为近期体验不到这座网红面馆而遗憾时,另外一则消息在距离一万多公里以外的美国爆出,美国一家叫Eatsa的连锁餐厅,同时关掉了旗下五家餐馆,只留下了最后的两家。
 
这看似并不搭界的两则消息,却有一个重要的共通点:无人餐饮。要知道,Eatsa并非是一家普通餐厅,而是美国甚至全球范围内,最有名的无人餐厅。早在2015年,Eatsa就有了自己的门店,之后一路开疆辟地,成为了将无人概念与餐饮服务融合得最好的餐饮品牌。顾客在Eatsa里,很容易就有穿越时空的错觉——时尚的装修,充满未来感的点餐系统,便捷有趣的取餐设备,这么多因素融合起来,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消费。
 
相比起执照的不完备,Eatsa的倒掉,其实倒更值得上海无人面馆的经营者担忧,也更值得国内所有致力于发展无人餐饮的人引以为戒。
 
目前国内的无人餐饮,最大的优势是什么,是便捷,还是其他?就拿无人面馆来说,它最大的卖点,难道只是一分钟出面的功能?
 
以时间来说,一分钟固然够短,但是在送餐平台如此发展的国内,这点便捷性并非是最大的好处,无人面馆之所以会成为话题,还是抓住了人们的“尝鲜”心理。面条吃过无数碗,能吃到用机器做出来的热腾腾的面条,却是头一回,再加上10元一碗的尝试成本并不高,大家自然喜闻乐见。
 
然而,再喜闻乐见,也不过是尝鲜,而尝鲜都是有时效性的。Eatsa在问世时,价格也同样低于附近的餐饮店,菜单比起无人面馆来,不知丰富了多少倍,可却还是没能撑过两年时间,可见,再高科技再引领时尚,一旦过了和消费者的蜜月期,其自身魅力就会迎来断崖式消退,消费者一旦觉得“不过如此”,也就不会再二次消费。
 
由此,我们不妨展望一下,即使无人面馆恢复了营业,它又能维持多久?无人面馆要想长久开下去,差的绝非一个更完备的执照,而是除了“尝鲜”外的其他优势。
 
国外关店国内停业 马云亲自安利的“无人餐饮”也非战无不胜
 
满足个性化需求,才是无人餐饮的生存之道
 
说起来,除了尝鲜外,无人餐饮的便捷性似乎也不容忽视,的确,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环节,会让就餐更加省时省力。
 
只不过,一味追求便捷性,也却会让其变成最大的劣势。
 
餐饮是个非常个性化的过程,需要不断调节才能找到最符合自己口味的菜肴,传统餐饮模式里,服务员会就口味问题和顾客不断进行交流,顾客也可以很方便地提出各种个性化的需求:“这道菜少放辣,多放醋。”“不要香菜,不要蒜。”
 
可是在无人餐饮中,原本很容易实现的个性化要求,则成为了难点,要么干脆实现不了(比如无人面馆),要么实现起来繁琐困难,即使可以填写个人需求,但是对着机器讲述诉求,怎么可能比对经验老到的服务员更加省事省心?
 
这样一来,无人餐厅的个性化,便成了穿着个性化衣裳的程式化。其优势和劣势互相转化,互相抵消,最终的综合体验,其实和传统餐饮无异,而如果从口味上来说,还未必可以胜过一筹。
 
所以,虽然无人面馆的出现让人惊喜,无人餐厅也是大势所趋,但是说到底,餐饮毕竟不同于其他行业,如果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,那么Eatsa的故事可能还会上演。
 
想让无人餐饮从概念变成行业,让个性化需求得到实现,就必须抛开“只要无人就是好”的局限,将“有人”的价值和“无人”的便利融合起来。
 
真正的无人餐饮,其卖点不该是简单粗暴地让机器取代人,从而消除人的价值,而是让人去更好地管理客户的口味,然后管理那些先进的设备去实现这样的口味,让所有资源以最人性化的形式出现,在无人的模式中,渗透出浓浓的人情味。
 
【文章来源:消费日报网】